导读:对于初学者与过来人,你一定在打球的过程中,听过这些指引的内容:用正拍面打球,用手指的力量打球,用手腕打球,蹬转击球。然而,表面泛化的理解,或者受制于过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,往往把初学者往沟里带,打羽毛球如何避免?
理论1:用正拍面击球。
错误的理解:苍蝇拍握法,锁住手腕,就能保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正拍面,球飞得那么快,我不把正拍面随时准备好,怎么行?
正确的理解:就如以前说过,“事实的全部“与”全部的事实“,才是真相,否则只知道一部分,就容易成为”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“,对于正拍面的理解,便很容易像上面这样被机械的理解给带到沟里去。”事实的全部“是,正拍面击球不假,但只在击球一瞬间才是,其他时间的拍面都是在不断的旋转变化中,出拍的时候,拍面是”砍“状的侧拍面,击球时变化成”拍“状的正拍面,击完球后拍面随动随转,又变成侧拍面,继续旋转与收拍,这个小臂旋转的过程,才是真正标准的羽毛球击球的发力方式。这个用切菜刀的握法,才能实现的小臂剧烈旋转,才带来能够实现全身发力的可能,而苍蝇拍握法那样子只能屈腕发力,只能是小关节小肌群的力量,打得又累球又不远。
另外,也不要把正拍面看得那么难以捕捉,手柄上面的两个宽面,其实就是正拍面的延伸,你只要握法正确,就能在手掌上面把正拍面掌控好。


(一个完整的挥拍正手挥拍动作中,拍面的旋转轨迹,仅在击球的一瞬间是正拍面)

(A 砍 B 拍 E收 最基本的拍面运动方式)

(林丹的多次曝光的击球动作,从砍 到拍 最后收拍,可以看得很清楚)
理论2:用手指的力量打球
错误理解:那就把食指或者拇指伸直,压在拍柄上面吧,别笑,我以前的大学舍友就是这样打球,在我初学的时候,一直觉得他球打得很不错,是我学习的对象,我甚至模仿了一阵子,还好看录像学习得早,在没有形成肌肉记忆的时候就马上改过来。

正确理解:用手指的力量打球,主要还是想让你用好人类身体两个重要的小关节,最灵活的食指与最有力的拇指,至于怎么握拍,网上资料很多,大家可以搜索一下,这里只说最基本的原则问题,错误的握法各有不同,但正确的握法大抵相似,归根到底,最有利于把小臂旋转的力量发挥出来,最有利于捕捉正拍面感觉的握法,就是最正确,最适合你的握法,小臂就相当于汽车的传动轴,都是在旋转中表现动力,而食指与拇指作用就像是挂挡与转向,强劲的传动力,与合理的挂档与转向,才能把车开好开远,同样的道理,小臂旋转+食指拇指合理配合,才等于标准的羽毛球发力,球打得又快又远又省力。
理论3:用手腕打球
错误理解:那还不简单,手腕一曲不就行了。于是我看到一些球友,手腕下面有老茧,因为打球已经形成曲腕/勾腕的发力习惯,更要命的是握拍还很靠上,腕一勾,拍柄底端就往手腕上面磨,久而久之留下老茧。

正确理解:用曲腕的力量打球,不完全错,但仅限于点杀等小发力,是一个细分技巧,真正在大部分情况下,打羽毛球还是用小臂旋转的力量打球。手腕做为一个关节,只有筋骨,没有肌肉,所以”手腕发力“这个说法本身只是一种口语化与约套俗成的表达方式,严格来说并不正确,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全身(特别是小臂肌肉)所带来的旋转的力量,最终汇聚到手腕上面,表达成击球动作,即手腕是表达方式不是发力方式。其实哪怕是口语化的表达方式,也有更到位的说法,那就是”翻腕“,伸出你的右手,手心朝上,然后翻腕,手心朝下,这个过程就是小臂内旋的过程,这个算是羽毛球最基本的一个发力动作单元,最好把这个概念给搞清了,才开始打球。
再来一组陶菲克的照片,说明一下翻腕发力的重要性:
杀球前的照片:

(注意:手心朝向身体)
杀球后的照片:



(注意:无一例外,手心全部朝向身体外侧,手心从朝里到朝外,即完成了一个翻腕的过程,这才是标准的用手腕打球的方式)

(掰手腕,也是一种内旋发力的方式,可以帮助你理解羽毛球的发力。区别是它仅需翻腕90度,而且是静力,而正常的羽毛球发力需要翻腕接近180度,是爆发力,才能完成充分发力)
话说我一直分不清内旋与外旋,badder版主的一句话把我点醒了,你用正手自己打自己耳光,就是内旋,就是正手击球发力,反手自己打自己耳光,就是外旋,就是反手击球发力。
理论4:蹬转击球
错识理解:右侧要打球,没空,左侧没用,那好,用来蹬地发力吧,但是怪了,蹬是蹬了,但是怎么转?还有转是什么?

(正常的挥拍训练,正手挥拍动作完成后,右脚应该至少回到跟左脚平行的位置,如果像上图这样右脚留在后面,就成了左脚蹬地的错误发力动作了,手上打球,同时身体回中,合力向前,对羽毛球来说也是最基本的技术要点了,这也是区分技术入不入门的一个重要标准)
正确理解:攻中带守,守中带攻,攻防瞬间转换,这是直接对抗性的竞技体育最迷人的地方,所以体现到最基本的击球动作单元,你不能为了打这一拍而打,而要为了第二拍的连续与链接而打,蹬转击球,回中,便是最基本的要求,然而人类的天性使然,用左脚蹬地发力,便成了一个很常见的错误,左脚一蹬地,合力就是一个离心的力,把你往场地向外推,而右脚蹬地,与击球后收拍随动的力一起,才能形成一个回中的,向心的合力,有利于回到场地中间,准备第二拍。